文献资料

《中国药典》(2015年版)

《中国药典》(2015年版)作者:国家药典委员会年代:2015年地位:是我国保证药品质量的法典评价:在保持科学性、先进性、规范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,着力解决制约药品质量与安全的突出问题,着力提高药品标准质量控制水平,充分借鉴了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,客观反映了中国当前医药工业、临床用药...

查看详情
《中华本草》

《中华本草》作者:宋立人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《中华本草》编委会年代:1999年地位:全面总结中中华民族二千多年来传统药学成就,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著作,是迄今为止所收录药物种类最多的一部本草专著。评价:充分揭示了本草学发展的历史轨迹,客观地体现了中药学术的完...

查看详情
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
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作者:赵学敏年代:清地位:继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后,对药学的再一次总结。评价:它对研究《本草纲目》和明代以来药物学的发展,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参考书。它是清代最重要的本草著作,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。菌物本草:新增冬虫夏草、松萝、酒蕈、小麦奴等4种。

查看详情
《本草纲目》

《本草纲目》作者:李时珍年代:明地位: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。评价: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。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。菌物本草:六芝、赤茯苓、茯苓、茯神、猪苓、曲、神曲、土菌(地鸡、鼠妇鹃)、朝生幕落花(狗溺台)、木耳、槐耳、松蕈、杉菌、天花蕈、白僵...

查看详情
《嘉佑补注本》

《嘉佑补注本》(嘉佑本草)作者:掌禹锡、林亿、苏颂等年代:宋地位:是官方对《新修本草》不足之后的修补。评价:李时珍对其评价说:"考证详明,颇有发挥,但图与说异,两不相应,或有目无说,或有物夫图,或说是图非……亦其小小疏漏耳。菌物本草:本书已散佚,现本是后人从各种文献及残本中修订的...

查看详情
《(宋)开宝重定本草》

《(宋)开宝重定本草》(开宝本草)作者:刘翰、马志等年代:北宋初地位:自《新修本草》问世后,历300余年,由于社会的发展,药品数量的增加,该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,特官方修订的集大成本草著作。评价:编纂者成功地制定了严谨的体例,首次采用黑白字来代替朱墨分书,这一体例为宋代其它官修本...

查看详情
《本草拾遗》

《本草拾遗》作者:陈藏器年代:唐地位:1、新增药物692种;2药物和药剂分类法的创造;3、纠正旧说之讹误;4、扩充药物的功用、主治、用法。继《新修本草》之后唐代贡献最大的民间药物学专著,所收药品中不少被后世本草引录为正品药条,如《海药本草》引2种,《开宝本草》引64种,《嘉佑本草...

查看详情
《唐·新修本草》

《唐·新修本草》作者:苏敬等22人年代:唐显庆四年(659)地位: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。评价:比欧洲最早的《佛罗伦萨药典》(1498年出版)早839年,比1535年颁发的世界医学史上有名的《纽伦堡药典》早876年,比俄国第一部国家药典(1778年颁行)早1119年,所以有...

查看详情
《本草经集注》

《本草经集注》作者:陶弘景年代:南北朝梁地位:《本草经集注》在本草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自《新修本草》以后,一直到《证类本草》,都是沿袭着《本草经集注》体系发展的,直至明末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问世以后,才代替了它。评价: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治疗属性分类的新方法,这种分类方法后来...

查看详情
《雷公炮灸论》

《雷公炮灸论》作者:雷敩年代:晋末刘宋地位:书中记载的中药炮制方法有些至今仍被制药业所采用。此书对后世影响极大,历代制剂学专著常以“雷公”二字冠于书名之首。评价:为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,是中药鉴定学之重要文献。菌物本草:本书已散佚,只留部分,从部分记载看,现存有茯苓、桑耳、猪...

查看详情
《神农本草经》

《神农本草经》(陶弘景版,含《名医别录》本草类内容)作者:不可考,陶弘景整理年代:先秦时期地位:中医四大经典著作,中医药药物学理论源头评价: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性总结,跨度从神农氏到东汉末年,菌药本草:本书原文已失传,现存内容均是各种医术引用汇总而得,记载有赤芝、黑芝、青芝、白...

查看详情
《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》

《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》(《证类本草》)作者:唐慎微年代:宋地位:集宋以前本草学之大成。在《本草纲目》问世之前流行500余年,一直是本草学研究的范本,在本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评价:李时珍对它的评价是:"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,垂之千古,不致沦没者,皆其功也。"菌物本草:原本已不存,...

查看详情
文献资料,北京千菌方菌物科学研究院,开创、研究、应用、推广“菌物医学”的专业机构。

文献资料-北京千菌方菌物科学研究院

文献资料,北京千菌方菌物科学研究院